2013年7月30日 星期二

生態永續讀書會心得分享《北極熊不哭─讓生態永續的生物多樣性》章節評介與感想 part4

                                               

生態永續讀書會心得分享

《北極熊不哭─讓生態永續的生物多樣性》

章節評介與感想 part4






By 嚴融怡

         第四章的標題是「環繞生物多樣性國內外動態」,本章主要在介紹生物多樣性公約的內涵以及公約簽訂後為確保國際執行與改善情形的「締約國會議」(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COP )。在這個章節的一開始,就先介紹了國際上其他與生物多樣性有關的公約,包含在「生物多樣性公約」以前所曾通過的「華盛頓公約」和「拉姆薩爾公約」,以及與生物多樣性公約同時通過的「與氣候變化相關的聯合國綱要公約」(和生物多樣性公約一併稱為「雙生公約」)。所謂的華盛頓公約,是限制國際間買賣某些具有滅絕危機的野生動植物之條約,制定時間大約早於生物多樣性條約20年。而拉姆薩爾公約與華盛頓公約同期,都是在1975年生效,是用以保護水鳥重要棲息濕地用的。但人們很快就發現,華盛頓公約與拉姆薩爾公約這類只保護特定生物和場所的規範,很明顯完全不敷使用,因為生態環境的問題日趨複雜和惡化,要保障生物多樣性需要有更完善,能夠保護更多物種以及多元棲地環境的公約。同時也必須創造更全面的架構,不只注重單純的「保存」,也將「可持續利用」的模式加以納入。也因此在生物多樣性公約當中,將生物多樣性歸類為「生態系」、「物種」、「遺傳基因」三個層級,並提出以下三項目的:(1)將地球上的多種生物連同棲息環境一併保護起來、(2)讓生物資源可持續利用、(3)將利用遺傳資源所產生的利益進行公正且均衡(取得良好平衡)的分配。因此在這項公約當中,不單單只有探討保護的策略,也探討了如何合理公平地分配各種遺傳資源和由遺傳資源所衍生的各項經濟利益。也就是第三項目的。這個部分也就牽涉了全球經濟市場的問題。
        在讀第四章的時候會讓我連結到過去所曾讀過的一些生態經濟學方面的書籍,像是新自然主義曾出版過的一本叫作《商業生態學》的書籍。由於過去以來凱因斯等人的經典經濟學,主要將經濟的脈動都聚焦於財政與貨幣政策等人類的市場體系,但卻忽略了維繫自然資源的穩定才是支持人類經濟更重要憑藉。而當傳統商業活動大量使用地球資源,並導致生態環境惡化的同時,生態環保的推動者卻又往往欠缺經濟學的眼光和考量,於是所提出的策略雖然對生態環保較有助益,但卻無法觸及商業上所重視的利潤。《商業生態學》的作者保羅‧霍肯認為,其實在「經濟發展」和「保護生態」的這兩個看似相對的議題中,兩者不僅是可以相互平衡的,而且只要採取全新的商業設計,就能夠在支應生態穩定的架構下,實踐對商業利潤的追求,而使企業能與環境相互共生。其實在生物多樣性公約訂立之後的後續COP會議中,如何制定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策略,往往,最困難的部份,也正是議題與商業經濟有較重大重疊之時,各國之間,乃至於各國國內企業之間所無法融讓的利益問題。畢竟追求經濟的繁榮仍舊是多數人會直接想到的課題。著名的「波昂準則」正是在這樣的情形下所制定的:列出了部份對於獲取遺傳資源以及公正且均衡分配利用遺傳資源的一部分準則。雖然波昂準則是沒有法律約束力的自主性準則,但在後續生物多樣性的討論中,它促成了各國注意先進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利益衝突的問題,並且使得各國逐漸有共識,必須較為公平分配原屬於較弱勢國家或地區的傳統遺傳資源,而非縱容先進國家或較為強勢的商業利益者以不正當的方式掠取遺傳資源。全篇中也有很多的內容是在述及如何合理分配利用資源的部份。這也承接了第三章的部份內容。

        章後半段主要在敘述和舉例日本在其個別地區因應生物多樣性公約所建立的「生物多樣性地區戰略」,其中最為顯著的便是兵庫縣豐崗市所推動的「以努力野放鸛鳥為契機,保全生物多樣性」的計劃。當地為了重新塑造適合與鸛鳥共生的農業,而讓稻米栽培不再依賴農藥,並且還讓魚類自由進出田地,重視近郊山地的水土保持,讓環境教育、農業產銷、景觀塑造以及生態旅遊等相互結合為一個具備多方位漣漪效應的成功案例。其實日本類似的成功案例還很多,像是日本佐渡所對朱鷺的重新復育工作,便與兵庫縣豐崗市的鸛鳥計劃十分類似。朱鷺作為日本國家級天然紀念物同時也是國際保育鳥類,其日本原生種在日本徹底滅絕後,日本痛定思痛,重新自中國大陸引進朱鷺並且展開復育工作。並且發展與朱鷺共生的佐渡鄉里有機米,後來這項農業措施甚至獲選為世界農業遺產,農民想要生產這種認證米,必須盡力消減農藥、化學肥料的使用,如此一來健康的環境才可供朱鷺捕食的泥鰍、青蛙、蚯蚓等底棲生物加以生存。也因此鸛鳥和朱鷺在這兩個案例中也就同時兼具了保育生態學當中的「旗艦物種」和「雨傘物種」。其實有部份有機農業和生物共生的概念在臺灣也有類似的,像是臺灣近幾年所發展的「稻鴨共作」俗稱「鴨間稻」的有機農法便十分成功,當中也曾有日本學者前來臺灣取經。生態與產業發展之間其實並非一定要劍拔弩張,有很多實例證明兩者之間如果取得相融,往往可以獲得更大的利潤。這幾年生態旅遊協會所推動的生態觀光也同樣是在追求兼具經濟利潤和環境保育的共生之道。關於產業和生物多樣性之間如何共容,本書第五章將有更多報導。

沒有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