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生態旅遊協會每月辦理生態旅遊相關主題講座,今年度將會以部分實體講座及部分線上講座方式辦理,歡迎各位朋友共同參與!
生態旅遊是一種含括自然、文化、知性、感性的觀光旅遊方式,透過生態旅遊除了可以享受大自然野趣與歷史人文知識外,亦可以同時達成繁榮地方經濟、維護旅遊地傳統部落文化、凝聚社區意識,保育自然生態與永續利用觀光資源的多元價值。生態旅遊鼓勵負責任的態度友善環境,本表提供下列指標,請您就相符的指標打「V」,以檢核您的旅遊活動是否符合負責任的生態旅遊精神,並作為改進之參考。
【主題】走進布農的山
【內容簡介】
中央山脈海拔二千多公尺的迷霧森林中,若你找一個地方坐下──
五秒鐘,你會發現眼前都是綠色黃色與泥土的顏色。
五分鐘,你可能會漸漸發現,剛剛看起來都是一樣的綠色,其實是整片絢爛但色階各異的綠。有新芽般的嫩綠,也有豪邁地讓陽光穿透欣欣向榮的鮮綠,還有沉穩的深綠、帶黃的蔥綠、滄桑的墨綠。
五小時,除了不同的顏色,你會開始發現,看似靜止不動的森林在這五小時內有各種風吹草動,生機盎然。
如果是五天、五年、十年都在同一個地方,你會發現些什麼呢?
郭熊老師,一個熱愛自然的人,從2008開始跟著一群布農族長者,在一座森林裡探索、生活的故事。郭熊老師將帶領我們成為森林中的複眼人,觀察美麗的山林,而動物、植物、季節、人群,這些視野在書中文字內相互拉扯、揉雜、變化,淬鍊出對這片森林的豐厚描繪,讓我們看見人類與環境在這座森林中的多重樣貌。
基隆以及東北角地區孕育者台灣最豐富的海岸地形景觀,在這個地區可以同時觀察到沉積岩、變質岩、以及火成岩,豐富的奇岩、海蝕平台、 化石、沈積構造、蜿蜒的澳與角、還有台灣北部最老及最年輕的岩石和錯動最大的斷層都在這裡交會。讓我們深入淺出一起來賞析這些奧妙瑰麗的地質景觀的以及探索他們的孕育歷程。
授課講師:余炳盛 老師/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材資系教授
【活動日期】112年6月4日 (週日)
【導覽講師】姚其中 老師
【承辦單位】原森旅行社
【集合與解散地點】台北火車站南一門內(郵局旁)集合
【集合時間】6月4日(週日) 上午07:45報到,08:00準時出發
能夠榮獲「112 年優良觀光產業及其從業人員表揚」,對本會逾廿年推動臺灣生態旅遊工作是一種最大的肯定與鼓勵。自90年成立以來,在歷任理事長及由產、官、學界組成的理監事共同領導推動下,協會鏈結政府單位、學術機構、民間社團、旅行社、在地社區部落、大眾遊客、及旅遊過程中食宿遊購行等業者,致力於透過旅遊方式、推廣臺灣自然人文特色並關懷環境及社區永續發展,擁有今日成果,要感謝長期以來各界對於本會的指導與支持。
過去兩三年來疫情嚴重打擊國內外旅遊市場,但協會在艱辛中仍堅定信念籌劃辦理如「新視野-2021臺灣生態旅遊國際研討會」、與林務局合作規劃製作「森林生態旅遊人才培力線上課程」,執行觀光局、林務局、國家公園等多項計畫工作,期盼鏈結政府單位、學術機構、民間團體、在地社區部落、旅行社及旅遊過程中食宿遊購行等業者,致力於透過旅遊方式、推廣臺灣自然人文特色並關懷環境及社區永續發展。
隨著疫後時代的來臨,推動生態旅遊亟需政府與民間更多的積極投入,期待未來臺灣觀光可以順利轉型,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為標竿,邁向「重視旅遊品質、制訂合理價格、尊重在地文化、保護環境生態」的綠色旅遊行動,達成永續的旅遊循環經濟與「深度化、知識化、生活化」的旅遊體驗,逐步成為臺灣大健康產業堅實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