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研討會

2021 Nov 19
為因應新冠疫情對觀光旅遊業之衝擊與陸續解封後爆發性國內旅遊對生態環境承載量衝擊等疑慮,提升臺灣旅遊價值、創造並推廣兼具深度且精緻的自然與人文旅遊體驗,臺灣生態旅遊協會今(19)日起舉辦為期2天的「新視野-2021臺灣生態旅遊國際研討會」,邀請國內外生態旅遊趨勢專家學者、政府相關推動主管機關部門與民間團體交流研討、倡議重要旅遊政策,期藉此帶動臺灣後疫情時代旅遊新思維與生態旅遊能量,促進臺灣觀光順利轉型升級為與環境及地方共生發展的永續旅遊。 臺灣生態旅遊協會理事長郭育任首先在開幕致詞中提及,臺灣的生物多樣性與文化多元性舉世聞名,特殊的地理區位與生態景觀極具獨特性,生態旅遊的推動對國內外遊客而言是認識臺灣生態與深切體驗臺灣文化的最佳方式。這兩年在新冠疫情大量衝擊旅遊市場與逐步解封後報復性出遊的不平衡當中,如何藉由這次的疫情機會提升國旅價值,創造兼具深度與精緻的旅遊體驗,成為新冠疫情影響下旅遊發展的重要議題,也是這次國際研討會的討論重點。 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以預錄影片致詞表示,生態旅遊是一種具有責任感的永續旅遊方式,除了讓參與者享受深度的自然人文知性感性之美,也兼顧保育自然生態跟觀光資源的永續利用,還可以提振地方的經濟、維護當地文化、凝聚社區意識。而這些願景都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如要消滅貧窮、開發永續的消費生產模式等高度一致。因此在考量環境保育、產業發展永續,生態旅遊就是觀光產業裡面的最佳選擇。 交通部部長王國材致詞指出,因應臺灣生態環境多樣性的特質,在「國內旅遊持續加溫,推動生態旅遊正是時候」;並敘及交通部持續推動生態保育與交通基礎建設的平衡,如鐵道局20年前在規劃高鐵路線時就開始參與台南官田的水雉復育,公路總局持續加強石虎保護措施,以及高速公路局建蝶道保護紫斑蝶等,都是在永續發展中關注生態的具體展現。 此次研討會以高空攝影大師陳敏明的《美麗台灣》影片揭開序幕,分別就四項研討主題 「新冠疫情下生態旅遊的契機」、「生態旅遊與永續發展」、「以社區為本的生態旅遊」及「亮點整備與產業再生」進行兩日研討會議程。 因應疫情因素,國際專家無法來臺,來自日本的亞洲生態旅遊聯盟主席Masaru Takayama、斯里蘭卡旅遊服務業翹楚Srilal Miththapala、澳洲生態旅遊協會創始理事Tony Charters、菲律賓公園與生態多樣性NGO組織理事Joselito Costas (Boboi)、不丹永續旅遊協會創辦人Karma Tshering博士、擔任由歐盟資助的TOURLINK 專案經理促使泰國旅遊業綠化的英國講者Peter Richards、及印尼生態旅遊協會主席Ary Suhandi特別透過線上講座方式與國內外參與者分享生態旅遊的國際發展趨勢與當地成功案例。 來自國內的講者亦不遑多讓,議題精彩豐富,如政府部門的林務局局長林華慶分享森活旅遊規劃與發展趨勢、環保署管制考核及糾紛處理處副處長巫月春闡述推動綠生活與綠色旅遊政策施行、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處長黃妙修說明阿里山林業鐵道的價值與前景,以及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處長馬惠達分享生態旅遊的產官學跨界整合與實務推動。而在民間專家或學者,則有銘傳大學林莉萍主任談旅遊減碳、里山生態負責人林志遠以地方自主營運推動恆春半島生態旅遊為例、羽林生態特聘研究員李嘉馨說明社區發展與生物多樣性維護的共生共榮等。 臺灣生態旅遊協會表示,推動生態旅遊需要政府與民間積極投入、認同,繼而採取實際行動,過程或許漫長但刻不容緩;政策與軟硬體方面皆須做足準備,才能階段式地促進臺灣旅遊轉型永續旅遊。期盼藉由這場盛會,透過國內外專家學者與社區、團體等實務工作者的分享交流,能讓臺灣在後疫情時代抓準生態旅遊發展契機,將「追求觀光人次、追求CP值、一次性消費」等舊思維,轉換為「重視旅遊品質、合理價格、尊重在地、保護環境」的綠色旅遊行動,與在地生態、生活、生產深切結合,達成永續生態旅遊的循環經濟與「深度化、知識化、生活化」的生態旅遊體驗。 ※會議日期: 2021年11月19日(五)、20日(六)9:00-17:00 ※詳細議程與報名,請參見網頁: http://www.ecotour.org.tw/2021/10/2021.html ※研討會論文集: https://reurl.cc/WXoa5O ※本次研討會採取實體會議搭配線上全程直播方式進行。 實體會議地點: 林務局國際會議廳(臺北市中正區杭州南路1段2號,近捷運板南線善導寺站) 線上Youtube直播連結: 中文頻道: 第一天(11/19) https://youtu.be/QlbhsrJKSqw 第二天(11/20)上午 https://youtu.be/n6hl5dwS1WY 第二天(11/20)下午 https://youtu.be/N61ACuUHHQg 英文頻道: 第一天(11/19) https://youtu.be/-90MJxzei6k 第二天(11/20)上午 https://youtu.be/a972a96Geiw 第二天(11/20)下午 https://youtu.be/L9rb7fnvjD4
2019 Jan 19
2019年高山與原住民生態旅遊國際研討會 會議日期: 2019年1月19日 (星期六) 會議地點: 阿里山國家風景區 觸口遊客中心 3D多媒體室 主辦單位: 社團法人臺灣生態旅遊協會、亞洲生態旅遊聯盟(Asian Ecotourism Network, AEN) 指導單位: 交通部觀光局、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原住民族委員會、內政部營建署 贊助單位: 悠遊卡股份有限公司、義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2017 May 8
「生態保育」與「生態資源利用」是二十一世紀的顯學,和地球各地文化經濟的永續發展息息相關,聯合國聯世界旅遊組織UNWTO更宣示2017年為「國際永續旅遊發展年 (International Year of Sustainable Tourism for Development)」。因應這個趨勢交通部觀光局也特別宣示今年為生態旅遊年。成立已逾15年的臺灣生態旅遊協會長期與產官學合作,推廣臺灣生態旅遊不遺餘力,並培訓了一批專業的生態導覽人員,除了投入臺灣生態旅遊推廣,也致力與國際的生態旅遊接軌。 「2017年生態旅遊之國際推動思維與跨境合作國際研討會」 於2017年4月30日假臺灣大學集思會議中心蘇格拉底廳舉行,會中邀請郭育任老師主講「臺灣生態旅遊機會序列平台之建構雛議與發展探討」及陳美惠老師「臺灣的部落與社區生態旅遊發展模式-以屏東為例」。同時邀請亞洲生態旅遊聯盟(Asian Ecotourism Network)成員九個國家,包括澳洲、日本、斯里蘭卡、泰國、蒙古、香港、寮國、不丹、越南等共10位代表,分享各國生態旅遊的現況與經驗。這是臺灣生態旅遊協會加入亞洲 生態旅遊聯盟(Asian Ecotourism Network) 後的首次交流觀摩,將提高臺灣在生態旅遊推廣的全球形象。 透過此次研討會及交流工作坊,促進臺灣生態旅遊的國際化及產業化的發展,更提供國內生態旅遊操作者學習與創新經營元素的機會。本次研討會也開放對臺灣生態高度關注與有興趣的民眾參加,希望生態保育與資源再利用不再僅限於官方操作,而是能拓及全民,讓世世代代持續擁有臺灣美好的生態環境。
2016 Jun 15
臺灣正式推動生態旅遊事務迄今已達15年,為整理回顧、進而展望籌擘未來生態旅遊之發展,臺灣生態旅遊協會籌劃辦理「臺灣推動生態旅遊十五周年回顧與展望」國際研討會,邀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內政部營建署、原住民族委員會、交通部觀光局、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等相關單位共同參與,以持續展望並落實臺灣生態旅遊推動工作。 「臺灣推動生態旅遊十五周年回顧與展望國際研討會」於105年4月28日、29日在林務局二樓國際會議廳展開,與會人員包括國內外推動生態旅遊相關專家學者,配合研討會編印論文集,匯集生態旅遊相關論文資料。 藉由本次研討會促使國內推動生態旅遊的相關政府部門互相了解溝通,也是政府、業者與民間組織的橋樑。本次議題的安排,大致可涵蓋臺灣現階段生態旅遊發展之面相,不同的背景專長的講者,透過不同角度來看臺灣生態旅遊目前的發展,分享彼此的經驗。 會中並邀請澳洲、日本及馬來西亞推動生態旅遊產業人員,分享國際生態旅遊經驗,臺灣生態旅遊未來應朝向國際化推動,臺灣生態旅遊資源具備有國際級的水準,且包含多樣性的景觀資源,如地質、地理、高山、河川、濕地、動植物等等,人文景觀資源部分,除了閩南、客家文化的傳承、原住民文化、並融合有西方與日本文化,是世界獨一無二的,也非常吸引國外人士來臺。如何透過政府的政策、NGO組織的推動與業界的操作,吸引更多國外人士來臺從事生態旅遊,未來仍需持續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