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讀臺灣】近代蕨基礎班2~蹄蓋蕨、鱗毛蕨、合歡山賞蕨
2024 Jan 15
什麼是蕨類?蕨類有甚麼特徵?台灣擁有七百多種蕨類植物,臺灣可說是全球蕨類植物的縮影。
從海邊到高山;從水中到陸地,
處處可見其身影,無所不在,型態變化多端。
沒有鮮豔的花朵與甜蜜果實,如何分辨不同種類的蕨類?
蕨類的根、莖、葉、孢子囊群有甚麼有趣的變化?
在種子植物的世界裡,蕨類如何找到生存之道?
讓我們一起跟著郭老師的腳步認識蕨類、發現蕨類、欣賞蕨類之美!
說明:建議對蕨類有基本認識或已上過郭城孟老師「認識蕨類」(入門班)相關課程,再行報名參加。

講師:郭城孟 教授 / 臺灣生態旅遊協會名譽理事長
課程規劃:室內課2堂、戶外導覽1次
室內課程(實體/線上同步進行):
- 113/3/06 (三) 19:00~21:00常見近代蕨-蹄蓋蕨
- 113/3/13 (三) 19:00~21:00常見近代蕨-鱗毛蕨
- 室內課地點:臺灣生態旅遊協會(台北市士林區承德路四段10巷2號3樓)
- 現場開放15人,同時遠端同步視訊上課
戶外課程:
- 113/3/17-19 合歡山賞蕨
- 集合時間地點:上午07:15 台北火車站/上午9:15 台中高鐵站
- 行程內容:鳶峰、武嶺、松雪樓、關原松林步道、合歡主峰、小風口遊客中心
- 住宿:清境御花園(房型:2人一間,1人一床)
- 戶外課程名額20人 (16人以上開課)
項目 | 會員 | 非會員 |
---|---|---|
室內課程(2堂) | 900 | 1,100 |
戶外課程(合歡山賞蕨) | 9,700 | 10,200 |
室內課程(2堂)+戶外課程(合歡山賞蕨) | 10,200 | 10,800 |
(費用包含課程講義、場地費、講師費、戶外課保險費、遊覽車資、住宿費用、第一天午晚餐、第二天早午晚餐、第三天早午餐…等)
※戶外課程因名額有限,以有報名室內課程者為優先,單報名戶外課程者將暫列備取。
※ 歡迎非會員加入本會,
入會說明:http://www.ecotour.org.tw/p/blog-page_5829.html
報名方式:線上報名,至額滿為止。
報名網址:https://www.beclass.com/rid=284d6f365a4e6367525c
繳費方式:繳費完成後請傳真收據至02-25151907並請來電02-25151906確認
電匯或ATM轉帳:銀行代號(812) 台新銀行 忠孝分行
帳號:063-01-001081-4-00 戶名:社團法人臺灣生態旅遊協會
報名繳費後取消辦法:
報名繳費後,辦理退費酌扣衍生之必要手續費;
(1)於開課前3至14天取消者,酌扣研習費用百分之十;
(2)於開課前1至2天取消者,酌扣研習費用百分之三十;
(3)開課當天取消者則不予退費
【注意事項】
- 本課程適合已上過蕨類入門班或對於蕨類有基礎架構之學員,將針對近代蕨進一步深入探討。
- 團體會員為本會團體會員之單位職員或單位指派人員,敬請檢附相關證明。
- 線上課程以Google Meet進行,完成報名及繳費後,會為您加入課程LINE群組,在上課前30分鐘於群組中公告課程連結網址,以利登入聽課。
- 室內課程提供學員課程影片回放。
- 戶外課程名額有限,以有報名室內課程者為優先,單報名戶外課程者將暫列備取。
- 戶外行程將至海拔2500公尺以上高山區域,山區氣候多變且和平地差異大,需斟酌個人體能狀況報名。
- 戶外課程全程使用無線導覽機。
- 臺灣生態旅遊協會向您蒐集之個人資料(包含個人姓名、身分證字號、出生日期、電話、地址、電子郵件等得以直接或間接識別個人的相關資訊),將僅限使用於本次活動並遵守個人資料保護法之規定妥善保護您的個人資訊。

2025 Oct 1
【內容簡介】 臺灣島嶼陸域面積約為全球的0.024%,而其生物多樣性約為全球物種數之1.5%,而其30%為臺灣特有種。另依臺灣特殊之地質、地貌結構,以及16族原住民亦可證明其文化景觀多樣性就單位面積而言為全球之屬一屬二。此獨特性就世界地理區位而言,實具有大偌的觀光旅遊潛在吸引力價值。 惟上述這些特色之彰顯,過去多停留在旅遊表層之視角上。唐‧柳宗元曰「遊者淺,觀其膚」,清魏源曰「人知遊山樂,不知遊山學,……遊山淺,見山膚澤,遊山深,見山魂魄」。此亦揭示了,今日臺灣的旅遊者要能更深化,觸動不同受眾之心,則有必要再自「景觀生態單元」之特性中,予以整合組構成更多元光譜。在時空歷史、地景變遷與文化歷史演替中,如何與山川河海進行多向度之交織分類,並從中粹取出一種與時俱進之「旅遊資本」。 16世紀前,未開發的整個福爾摩沙可能可以被定位為「世界自然遺產」,而今在發展之進程中,吾人似應再重新對其本質性之自然與人文資源作一全方位之調研、剖析、梳理,並融入當代科技與旅遊社會心理學知識。以俯視、平視與仰視之不同視角,來擘劃這顆尚未琢磨精湛之「旅遊天狼星」。

2025 Aug 25
【內容簡介】 文化部自2020年起推動「文化帶路」,以回溯臺灣歷史文化脈絡尋找主題,逐年建立文化遊程,作為推動文化觀光核心內涵,讓文化帶路,邀請民眾走入深度文化之旅,體驗美好臺灣。延續2023年基於糖業與茶業等臺灣文化路徑主題各6條文化遊程;2024年基於熱門影視作品主題之10條文化遊程;2025年正以北回歸線臺灣段為主題,探索臺灣北回歸線文化路徑並規劃遊程,北回歸線穿越全球22個國家,多為沙漠、草原等乾燥環境,唯獨臺灣,受季風帶來豐沛水氣、熱帶暖流創造溫暖濕潤環境及板塊擠壓形成唯一最高海拔山脈「高山島嶼」,讓臺灣擁有熱帶、溫帶、甚至寒帶自然景觀,造就複雜而多樣生態系,也塑造多元人文風貌與性格,這些臺灣獨特故事,深具國際旅遊魅力。

2025 Aug 1
【講師】郭城孟 教授 / 臺灣生態旅遊協會名譽理事長 如何在很短的時間內,認識從來沒有去過的土地,首先要了解它的地質史、才能了解目前的地形及地質;接下來是了解過去到現在的氣候變遷,在不同的氣候條件下展現的景觀也會有所不同;然後了解它的生態,從演化的角度,生態是有其特殊的組成紋理的。 地景的形成,一定跟它的土地的形成有關,除了地形、地質外,也與氣候有關,不同的氣候地區以及不同形式的演化過程,都會帶來不同的生態。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因素,那就是人文,不同時期的人文發展,可能會改變也或是創造出更多樣的地景。 臺灣地景的異質性高,全世界很少有像臺灣這樣生態歧異度這麼高的,連帶的臺灣生活地景的異質性也很高,我們要怎樣去讀懂臺灣的生活地景?這次將從陸上及海上閱讀龍洞灣(鼻頭及龍洞),瞭解灣澳漁村生活地景。

2025 Jun 27
【主講】方華德 / 中國文化大學森林暨自然保育學系研究助 當夜幕降臨,自然界正上演著一幕幕璀璨的「光之饗宴」!本次講座以「微光輕旅行」為主題,帶您穿越山海,探訪世界各地令人驚艷的微光秘境。從臺灣出發,我們將前往馬祖列島,欣賞夢幻藍眼淚、閃爍如星河的海螢沙灘,以及點亮野地的神秘雌光螢。接著,前進日本伊豆群島中的神祕島嶼八丈島,探索螢光真菌的生態奧秘;在富山灣,將目睹大量螢烏賊的奇幻藍光,這是讓在地人都為之瘋狂的絢爛景象。最後,遠赴南半球的古老大陸澳洲,尋訪幽暗洞穴中藍光蟲的夢幻星幕。透過生動的影像、生態小知識與實務經驗,我們將為您揭開這些微光生命的神秘面紗。 無論您是熱愛自然的旅人,還是對生態感興趣的朋友,這場講座都將讓您對微光世界有更深的理解與體驗。誠邀您與我們一起踏上這段探索之旅,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光影!

2025 Jun 6
【主講】何麗嫺 / 中鼎集團永續長 無論您是熱愛自然的旅人,還是對生態感興趣的朋友,這場講座都將讓您對微光世界有更深的理解與體驗。誠邀您與我們一起踏上這段探索之旅,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光影!全球氣候變遷與生物多樣性損失,正日益威脅我們的生存與發展。隨著氣候災難的加劇,如野火、降雨不均和水資源短缺,企業的責任已不僅限於減碳。如何在推動企業永續發展的同時,融合自然生態保護與生物多樣性,已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 本講座將介紹中鼎集團如何在實現淨零碳排放的同時,推動自然正向行動及生物多樣性計畫「鼎力綠水生命力」。中鼎集團永續長何麗嫺將分享實際案例,從再生水廠建設與生態保育行動,到與民間團體合作推動的生物多樣性計畫,展示企業如何將永續理念融入核心業務,並實現環境、社會與經濟的長期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