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北回歸線之巔/福爾摩沙永續軸帶推動建構論壇》

2024 Nov 20

內政部於113年 11 月 22 日(星期五)辦理《臺灣‧北回歸線之巔/福爾摩沙永續軸帶推動建構論壇》,探討主題涵蓋自然保育、多元文化、生態旅遊、全民教育、地方創生、經濟產業與偏鄉關懷等面向,並研商政府與企業ESG及民間團體合作平台之建構,長期共同推展福爾摩沙永續軸帶。


福爾摩沙北回歸線永續軸帶的主要建構緣由有三:

一、永續是國際趨勢,臺灣需要有可以代表臺灣自明性、而且具備國際視野的長期永續品牌。

二、臺灣北回歸線所涵括的南北180公里軸帶擁有世界級的環境特色,其經過的12個縣市也是經濟、教育、老齡人口特別需要關注的地區。

三、永續發展不能單打獨鬥,整合運用過去政府部會的重要施政成果,建構公私協力對話平台,鏈結政府政策引領企業ESG與民間NGO的長期關懷,才能成就臺灣的永續發展。


本次論壇將由行政院同時啟動政府與32個臺灣企業ESG及38個民間團體代表的合作儀式,並以「資源保育與環境管理」、「多元文化與人文美學」、「生態旅遊與地方創生」、「全民教育與環境學習」、「身心韌性與健康促進」等5個向度,共同研討福爾摩沙永續軸帶之未來推動方向。


《臺灣‧北回歸線之巔/福爾摩沙永續軸帶推動建構論壇》

直播連結:

https://youtube.com/live/VK3IiIVQJeI?feature=share

【論壇議程】

08:30-09:00 報到

09:00-09:20 主席及與會貴賓致詞

09:20-10:00 「政府與企業ESG及民間團體」合作啟動儀式

10:00-10:15 《臺灣.北回歸線之巔/福爾摩沙永續軸帶》推動建構思維

10:15-10:25 影片播映

10:25-10:35 休息

10:35-10:50 專題演講

10:50-11:40 「資源保育與環境管理」之發展建構方向研討

11:40-12:30 「多元文化與人文美學」之發展建構方向研討

12:30-13:30 午餐

13:30-14:20 「生態旅遊與地方創生」之發展建構方向研討

14:20-15:10 「全民教育與環境學習」之發展建構方向研討

15:10-15:30 茶敘交流

15:30-16:20 「身心韌性與健康療癒」之發展建構方向研討

16:20-16:50 綜合討論

16:50-17:00 推動宣言

17:00-              論壇結束


各單元的主持及與談人簡報:

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4ydCab8cNuYLIfsX4JUes1X6fsx6plDq?usp=drive_link


《為北回歸線穿越的福爾摩沙譜一首永續的山海組曲》影片的Youtube連結:

https://youtu.be/4NhFLNZXua

2025 Oct 1
【內容簡介】 臺灣島嶼陸域面積約為全球的0.024%,而其生物多樣性約為全球物種數之1.5%,而其30%為臺灣特有種。另依臺灣特殊之地質、地貌結構,以及16族原住民亦可證明其文化景觀多樣性就單位面積而言為全球之屬一屬二。此獨特性就世界地理區位而言,實具有大偌的觀光旅遊潛在吸引力價值。 惟上述這些特色之彰顯,過去多停留在旅遊表層之視角上。唐‧柳宗元曰「遊者淺,觀其膚」,清魏源曰「人知遊山樂,不知遊山學,……遊山淺,見山膚澤,遊山深,見山魂魄」。此亦揭示了,今日臺灣的旅遊者要能更深化,觸動不同受眾之心,則有必要再自「景觀生態單元」之特性中,予以整合組構成更多元光譜。在時空歷史、地景變遷與文化歷史演替中,如何與山川河海進行多向度之交織分類,並從中粹取出一種與時俱進之「旅遊資本」。  16世紀前,未開發的整個福爾摩沙可能可以被定位為「世界自然遺產」,而今在發展之進程中,吾人似應再重新對其本質性之自然與人文資源作一全方位之調研、剖析、梳理,並融入當代科技與旅遊社會心理學知識。以俯視、平視與仰視之不同視角,來擘劃這顆尚未琢磨精湛之「旅遊天狼星」。
2025 Sep 20
【內容簡介】 臺灣擁有得天獨厚的森林資源,為提升森林生態旅遊導覽品質並建立全國一致的培訓認證制度,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與 臺灣生態旅遊協會 攜手合作,正式啟動「森林生態旅遊導覽人員培力與認證計畫」。計畫邀集國內動植物生態、地理地質、林業與原民文化、生態旅遊等領域專家學者,精心製作 20 部生態旅遊解說導覽課程影片 ,提供旅遊從業人員及有興趣的民眾 免費線上學習 ,深入認識臺灣森林的多元魅力。
2025 Aug 25
【內容簡介】 文化部自2020年起推動「文化帶路」,以回溯臺灣歷史文化脈絡尋找主題,逐年建立文化遊程,作為推動文化觀光核心內涵,讓文化帶路,邀請民眾走入深度文化之旅,體驗美好臺灣。延續2023年基於糖業與茶業等臺灣文化路徑主題各6條文化遊程;2024年基於熱門影視作品主題之10條文化遊程;2025年正以北回歸線臺灣段為主題,探索臺灣北回歸線文化路徑並規劃遊程,北回歸線穿越全球22個國家,多為沙漠、草原等乾燥環境,唯獨臺灣,受季風帶來豐沛水氣、熱帶暖流創造溫暖濕潤環境及板塊擠壓形成唯一最高海拔山脈「高山島嶼」,讓臺灣擁有熱帶、溫帶、甚至寒帶自然景觀,造就複雜而多樣生態系,也塑造多元人文風貌與性格,這些臺灣獨特故事,深具國際旅遊魅力。
2025 Aug 1
【講師】郭城孟 教授 / 臺灣生態旅遊協會名譽理事長 如何在很短的時間內,認識從來沒有去過的土地,首先要了解它的地質史、才能了解目前的地形及地質;接下來是了解過去到現在的氣候變遷,在不同的氣候條件下展現的景觀也會有所不同;然後了解它的生態,從演化的角度,生態是有其特殊的組成紋理的。 地景的形成,一定跟它的土地的形成有關,除了地形、地質外,也與氣候有關,不同的氣候地區以及不同形式的演化過程,都會帶來不同的生態。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因素,那就是人文,不同時期的人文發展,可能會改變也或是創造出更多樣的地景。 臺灣地景的異質性高,全世界很少有像臺灣這樣生態歧異度這麼高的,連帶的臺灣生活地景的異質性也很高,我們要怎樣去讀懂臺灣的生活地景?這次將從陸上及海上閱讀龍洞灣(鼻頭及龍洞),瞭解灣澳漁村生活地景。 
2025 Jul 28
生態旅遊是一種含括自然、文化、知性、感性的觀光旅遊方式,透過生態旅遊除了可以享受大自然野趣與歷史人文知識外,亦可以同時達成繁榮地方經濟、維護旅遊地傳統部落文化、凝聚社區意識,保育自然生態與永續利用觀光資源的多元價值。生態旅遊鼓勵負責任的態度友善環境,本表提供下列指標,請您就相符的指標打「V」,以檢核您的旅遊活動是否符合負責任的生態旅遊精神,並作為改進之參考。 
2025 Jul 27
【主講】Jimmy老師 ( Taiwan Rock Guy) 後山禮人-戶外活動工作室 / 環境教育引導人 台灣東部地震研究中心 助理研究員
2025 Jun 27
【主講】方華德 / 中國文化大學森林暨自然保育學系研究助 當夜幕降臨,自然界正上演著一幕幕璀璨的「光之饗宴」!本次講座以「微光輕旅行」為主題,帶您穿越山海,探訪世界各地令人驚艷的微光秘境。從臺灣出發,我們將前往馬祖列島,欣賞夢幻藍眼淚、閃爍如星河的海螢沙灘,以及點亮野地的神秘雌光螢。接著,前進日本伊豆群島中的神祕島嶼八丈島,探索螢光真菌的生態奧秘;在富山灣,將目睹大量螢烏賊的奇幻藍光,這是讓在地人都為之瘋狂的絢爛景象。最後,遠赴南半球的古老大陸澳洲,尋訪幽暗洞穴中藍光蟲的夢幻星幕。透過生動的影像、生態小知識與實務經驗,我們將為您揭開這些微光生命的神秘面紗。 無論您是熱愛自然的旅人,還是對生態感興趣的朋友,這場講座都將讓您對微光世界有更深的理解與體驗。誠邀您與我們一起踏上這段探索之旅,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光影!
2025 Jun 20
《銅級認證試辦》試辦時間:114/7/10-7/31
2025 Jun 6
【主講】何麗嫺 / 中鼎集團永續長 無論您是熱愛自然的旅人,還是對生態感興趣的朋友,這場講座都將讓您對微光世界有更深的理解與體驗。誠邀您與我們一起踏上這段探索之旅,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光影!全球氣候變遷與生物多樣性損失,正日益威脅我們的生存與發展。隨著氣候災難的加劇,如野火、降雨不均和水資源短缺,企業的責任已不僅限於減碳。如何在推動企業永續發展的同時,融合自然生態保護與生物多樣性,已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 本講座將介紹中鼎集團如何在實現淨零碳排放的同時,推動自然正向行動及生物多樣性計畫「鼎力綠水生命力」。中鼎集團永續長何麗嫺將分享實際案例,從再生水廠建設與生態保育行動,到與民間團體合作推動的生物多樣性計畫,展示企業如何將永續理念融入核心業務,並實現環境、社會與經濟的長期共贏。
2025 Jun 5
【主講】 黃信川 / 雄獅旅遊集團董事總經理暨永續長 我們從洞悉目標旅客需求及痛點轉而往產品體驗設計出發,攜手地方小農與在地創生業者,推動友善土地的旅遊模式。以鐵道觀光為核心,減少碳排的同時,打造一條條綠色旅遊路線結合不同定位的觀光列車,將每一站的食、宿、遊、購、行串聯起來。 旅人不只是觀光者,更是地方共好的參與者。透過深度旅遊,品嚐當季小農食材、入住永續旅宿、參與社區導覽與手作體驗,支持在地經濟循環,讓旅程成為推動永續生活的實踐。觀光產業正轉變為地球永續的重要推手,一場旅行,也是一場改變的開始。
Sho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