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land Reading Taiwan

By ecotourism . October 20, 2025
【講師】郭城孟 教授 / 臺灣生態旅遊協會名譽理事長 課程簡介: 臺灣擁有七百多種蕨類植物,是全球蕨類植物的縮影。從海邊到高山,從水中到陸地,蕨類的身影無所不在,型態千變萬化,展現驚人的生命適應力。《蕨旅》系列課程特別規劃實地踏查活動,帶領大家走訪臺灣各地,深入觀察、探索並欣賞蕨類之美。本次課程邀請蕨類專家郭城孟老師,帶領學員走入苗栗獅頭山國家風景區,親身體驗山林間豐富的蕨類生態。 獅頭山以靈山秀水聞名,濕潤的山谷與多變的地形,孕育了多樣的蕨類植物。沿著水濂橋步道漫行,綠蔭蔽天、蟲鳴鳥唱,沿途景色如詩如畫。在這片自然與人文交織的山林中,郭老師將帶領大家觀察獅頭山的蕨類種類與棲地特性,體驗植物與環境的互動關係。讓我們一同走入山林,發現蕨類的奧秘,感受自然的寧靜與生命的綠意之美。
By ecotourism . October 16, 2025
【講師】郭城孟 教授 / 臺灣生態旅遊協會名譽理事長 在短時間內認識一片陌生的土地,必須從它的地質史出發。了解地質的演變,才能理解今日的地形樣貌與地質結構;進一步觀察氣候的變遷,則能看出不同氣候條件下地景的多樣風貌。從演化的角度來看,生態的組成紋理反映出環境與生命長期互動的結果。 地景的形成不僅受地形、地質與氣候影響,更深受人文活動的塑造。不同時期的人文發展,可能改變自然,也可能創造出嶄新的地景樣貌。 臺灣大學校園是一座活的地景教室—從地質地形到植物歷史,從生態棲地到人文空間,都是值得探索的學習場域。本課程將帶領你以「生活地景」為視角,看見校園如何成為都市中的生態跳島、生物避難所與療癒空間。
August 1, 2025
【講師】郭城孟 教授 / 臺灣生態旅遊協會名譽理事長 如何在很短的時間內,認識從來沒有去過的土地,首先要了解它的地質史、才能了解目前的地形及地質;接下來是了解過去到現在的氣候變遷,在不同的氣候條件下展現的景觀也會有所不同;然後了解它的生態,從演化的角度,生態是有其特殊的組成紋理的。 地景的形成,一定跟它的土地的形成有關,除了地形、地質外,也與氣候有關,不同的氣候地區以及不同形式的演化過程,都會帶來不同的生態。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因素,那就是人文,不同時期的人文發展,可能會改變也或是創造出更多樣的地景。 臺灣地景的異質性高,全世界很少有像臺灣這樣生態歧異度這麼高的,連帶的臺灣生活地景的異質性也很高,我們要怎樣去讀懂臺灣的生活地景?這次將從陸上及海上閱讀龍洞灣(鼻頭及龍洞),瞭解灣澳漁村生活地景。 
March 2, 2024
如何在很短的時間內,認識從來沒有去過的土地,首先要了解它的地質史、才能了解目前的地形及地質;接下來是了解過去到現在的氣候變遷,在不同的氣候條件下展現的景觀也會有所不同;然後了解它的生態,從演化的角度,生態是有其特殊的組成紋理的。 地景的形成,一定跟它的土地的形成有關,除了地形、地質外,也與氣候有關,不同的氣候地區以及不同形式的演化過程,都會帶來不同的生態。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因素,那就是人文,不同時期的人文發展,可能會改變也或是創造出更多樣的地景。 臺灣地景的異質性高,全世界很少有像臺灣這樣生態歧異度這麼高的,連帶的臺灣生活地景的異質性也很高,我們要怎樣去讀懂臺灣的生活地景?這需要從全世界較客觀的大架構以及較深沉的整個地質、生態、氣候演變及人文史來詮釋。 
January 15, 2024
什麼是蕨類?蕨類有甚麼特徵?台灣擁有七百多種蕨類植物,臺灣可說是全球蕨類植物的縮影。 從海邊到高山;從水中到陸地, 處處可見其身影,無所不在,型態變化多端。 沒有鮮豔的花朵與甜蜜果實,如何分辨不同種類的蕨類? 蕨類的根、莖、葉、孢子囊群有甚麼有趣的變化? 在種子植物的世界裡,蕨類如何找到生存之道? 讓我們一起跟著郭老師的腳步認識蕨類、發現蕨類、欣賞蕨類之美! 說明:建議對蕨類有基本認識或已上過郭城孟老師「認識蕨類」(入門班)相關課程,再行報名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