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tourism Lecture

October 1, 2025
【內容簡介】 臺灣島嶼陸域面積約為全球的0.024%,而其生物多樣性約為全球物種數之1.5%,而其30%為臺灣特有種。另依臺灣特殊之地質、地貌結構,以及16族原住民亦可證明其文化景觀多樣性就單位面積而言為全球之屬一屬二。此獨特性就世界地理區位而言,實具有大偌的觀光旅遊潛在吸引力價值。 惟上述這些特色之彰顯,過去多停留在旅遊表層之視角上。唐‧柳宗元曰「遊者淺,觀其膚」,清魏源曰「人知遊山樂,不知遊山學,……遊山淺,見山膚澤,遊山深,見山魂魄」。此亦揭示了,今日臺灣的旅遊者要能更深化,觸動不同受眾之心,則有必要再自「景觀生態單元」之特性中,予以整合組構成更多元光譜。在時空歷史、地景變遷與文化歷史演替中,如何與山川河海進行多向度之交織分類,並從中粹取出一種與時俱進之「旅遊資本」。 16世紀前,未開發的整個福爾摩沙可能可以被定位為「世界自然遺產」,而今在發展之進程中,吾人似應再重新對其本質性之自然與人文資源作一全方位之調研、剖析、梳理,並融入當代科技與旅遊社會心理學知識。以俯視、平視與仰視之不同視角,來擘劃這顆尚未琢磨精湛之「旅遊天狼星」。

August 25, 2025
【內容簡介】 文化部自2020年起推動「文化帶路」,以回溯臺灣歷史文化脈絡尋找主題,逐年建立文化遊程,作為推動文化觀光核心內涵,讓文化帶路,邀請民眾走入深度文化之旅,體驗美好臺灣。延續2023年基於糖業與茶業等臺灣文化路徑主題各6條文化遊程;2024年基於熱門影視作品主題之10條文化遊程;2025年正以北回歸線臺灣段為主題,探索臺灣北回歸線文化路徑並規劃遊程,北回歸線穿越全球22個國家,多為沙漠、草原等乾燥環境,唯獨臺灣,受季風帶來豐沛水氣、熱帶暖流創造溫暖濕潤環境及板塊擠壓形成唯一最高海拔山脈「高山島嶼」,讓臺灣擁有熱帶、溫帶、甚至寒帶自然景觀,造就複雜而多樣生態系,也塑造多元人文風貌與性格,這些臺灣獨特故事,深具國際旅遊魅力。

June 27, 2025
【主講】方華德 / 中國文化大學森林暨自然保育學系研究助 當夜幕降臨,自然界正上演著一幕幕璀璨的「光之饗宴」!本次講座以「微光輕旅行」為主題,帶您穿越山海,探訪世界各地令人驚艷的微光秘境。從臺灣出發,我們將前往馬祖列島,欣賞夢幻藍眼淚、閃爍如星河的海螢沙灘,以及點亮野地的神秘雌光螢。接著,前進日本伊豆群島中的神祕島嶼八丈島,探索螢光真菌的生態奧秘;在富山灣,將目睹大量螢烏賊的奇幻藍光,這是讓在地人都為之瘋狂的絢爛景象。最後,遠赴南半球的古老大陸澳洲,尋訪幽暗洞穴中藍光蟲的夢幻星幕。透過生動的影像、生態小知識與實務經驗,我們將為您揭開這些微光生命的神秘面紗。 無論您是熱愛自然的旅人,還是對生態感興趣的朋友,這場講座都將讓您對微光世界有更深的理解與體驗。誠邀您與我們一起踏上這段探索之旅,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光影!

June 6, 2025
【主講】何麗嫺 / 中鼎集團永續長 無論您是熱愛自然的旅人,還是對生態感興趣的朋友,這場講座都將讓您對微光世界有更深的理解與體驗。誠邀您與我們一起踏上這段探索之旅,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光影!全球氣候變遷與生物多樣性損失,正日益威脅我們的生存與發展。隨著氣候災難的加劇,如野火、降雨不均和水資源短缺,企業的責任已不僅限於減碳。如何在推動企業永續發展的同時,融合自然生態保護與生物多樣性,已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 本講座將介紹中鼎集團如何在實現淨零碳排放的同時,推動自然正向行動及生物多樣性計畫「鼎力綠水生命力」。中鼎集團永續長何麗嫺將分享實際案例,從再生水廠建設與生態保育行動,到與民間團體合作推動的生物多樣性計畫,展示企業如何將永續理念融入核心業務,並實現環境、社會與經濟的長期共贏。

March 18, 2025
【內容簡介】 臺灣處於熱帶與亞熱帶的交界,生態環境變化很大,具有垂直分化的生態帶之外,低海拔也有其地區性的水平分化現象,加上各地區都深受小地形變化的影響,在短距離或小範圍卻擁有多樣生態環境是臺灣的一大特色。 臺灣形成多樣性如此高的地景樣貌,和地質、地形、氣候、生態有關,且彼此相互影響。尤其低海拔地區跟人文歷史發展更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在不同特性的生態環境,如海岸、河口、不同海拔的森林、丘陵地、農村、沙地、岩壁...等,有著不同的植物群像,透過郭老師從一棵植物的小尺度的角度,來解讀環境背後的意義。 【主講】郭城孟 臺灣生態旅遊協會名譽理事長 【時間】2025年4月10日(四) 晚上18:45-20:45 【地點】 台北市中山區民權東路三段41號3樓 (捷運文湖線中山國中站步行約5分鐘,La New 三樓演講廳) 【報名】 現場與線上同步,現場因座位有限將保留30個座位給本會會員。 報名網址: https://www.beclass.com/rid=294fec767cff167ee245 【費用】免費 【說明】 本講座可能會有螢幕肖像露出的情形,本活動完成提交報名之同時,即為同意授權本課程活動期間,主辦單位得使用參加活動者之肖像權。 線上講座使用Google Meet,課程網址於講座前另寄EMAIL通知。 歡迎捐款支持協會辦理生態旅遊講座。劃撥帳號:19590911 戶名:社團法人臺灣生態旅遊協會

February 19, 2025
【內容簡介】 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極端氣候變化的時代,地球暖化、海平面上升、資源枯竭、生態系統遷移受到威脅,正在經歷一個前所未有的惡化速度,無處不在的城市化現象,正影響著我們的環境。我們的城市及其基礎設施如何適應環境快速變化的條件,是21世紀規劃和設計的主要挑戰。 只有當我們了解了人類生存環境系統的複雜性和整體性時,真正面對自然,認真「以自然為本」的務實環境建設,才是道德的,更是必要的。 身為一個環境景觀設計師,僅以「台北市東區門戶市民大道七段上的南港新新公園」、「新北市板橋浮洲合宜住宅開放空間」、「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園的水資源與生態環境」為案例,介紹NBS以自然為本,在都市環境裡因應極端氣候的景觀設計實踐。 【主講】潘一如/環藝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負責人&設計總監 【時間】2025年3月4日(二)晚上19:00-21:00 【報名】線上講座,使用google meet,需事先報名,講座連線網址於開課前另寄EMAIL。 報名網址: https://www.beclass.com/rid=294fe6b67b53d66e4dff 【費用】免費 【說明】 為線上講座,可能會有螢幕肖像露出的情形,本活動完成提交報名之同時,即為同意授權本課程活動期間,主辦單位得使用參加活動者之肖像權。 Google Meet 以 gmail 帳號登入,若尚未申請Gmail帳號者請於講座前完成申請。 課程連線網址於講座前另寄EMAIL通知。 歡迎捐款支持協會辦理生態旅遊講座。劃撥帳號:19590911 戶名:社團法人臺灣生態旅遊協會

December 29, 2024
【內容簡介】 臺北市有許多老房子,老庭院,藉由文化局以各種形式保存著,也保存著建築物周圍的老樹與其生態。芝山岩展示館也是文化局藝文館所之一,藉文化部專案『都市尋蹤者』協作平台,至今六年持續每個月進行藝文館舍的生態調查,以植物,昆蟲與鳥類為目標,嘗試勾勒都市人與生態環境的深層關係。 過程中,除了用影像與數位化物種的統計外,亦嘗試藉由不同的體驗方式,讓更多人感受臺北城市的生態與文化魅力,並於2024年11月至12月舉辦成果展示,六年的過程中亦參考相關案例,藉以呈現都市人與生態環境的依存鏈結。 【主講】李明晃 / 社團法人台北市野鳥學會芝山岩管理處處長 【時間】2025年1月16日(四)晚上19:00-21:00 【報名】 線上講座,使用google meet,需事先報名,講座連線網址於開課前另寄EMAIL。 報名網址: https://www.beclass.com/rid=294db416760ea03a8b77 【費用】免費 【說明】 為線上講座,可能會有螢幕肖像露出的情形,本活動完成提交報名之同時,即為同意授權本課程活動期間,主辦單位得使用參加活動者之肖像權。 Google Meet 以 gmail 帳號登入,若尚未申請Gmail帳號者請於講座前完成申請。 課程連線網址於講座前另寄EMAIL通知。 歡迎捐款支持協會辦理生態旅遊講座。劃撥帳號:19590911 戶名:社團法人臺灣生態旅遊協會